清晨的赣江中支泛起粼粼波光,徐冀踩着露水走在河堤上,手里攥着的巡河记录本已经卷了边。
这位南新乡的党委书记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,每天都要把辖区内的河段走上一遍。
五年前刚上任时,他第一次巡河就被熏得直皱眉头——河面漂着死鱼,岸边堆满农药袋,那味道比老坛酸菜还冲鼻。
"徐书记,又来查岗啊?"正在收地笼的老王头扯着嗓子打招呼。徐冀蹲下身看了看笼子里活蹦乱跳的鲫鱼,鱼鳃鲜红透亮。"嚯,这鱼搁五年前炖了都不敢下嘴,现在都能做刺身了。"老王头笑得满脸褶子堆成了菊花。确实,2018年环保局的水质检测报告显示,这段河的氨氮含量超标三倍多,别说养鱼,洗拖把都嫌脏。
改变是从那场"河湖保卫战"开始的。县里搞了个"三长联动"的新花样,河长、检察长、警长搭班子干活。刚开始不少养殖户骂骂咧咧,说这是"三个和尚没水吃"。直到去年夏天,警车呜哇呜哇拉走了十几个半夜偷排的老板,大伙儿才明白这回是动真格的。现在沿岸102家非法养殖场关得干干净净,连根猪毛都找不着。
蒋巷镇的李科明正在田里捣鼓他的新玩具——一台会施肥的插秧机。这铁家伙侧面挂着个不锈钢罐子,远看像背着奶瓶的机器人。"这叫侧深施肥,跟打点滴一个道理。"他边调试机器边跟围观的乡亲们显摆。以前撒化肥跟天女散花似的,风一吹满世界飘,现在直接把肥料怼到秧苗嘴边。算下来每亩地少用十斤化肥,稻子反倒多收百八十斤,这笔账谁不会算?
河对岸的青洲湾最近成了网红打卡地。城里人拖家带口来游泳,岸边卖凉粉的张婶忙得脚打后脑勺。"早知道河水能变这么清,当年就该多生两个闺女来帮忙。"她数钱数得眉开眼笑。这个天然泳场投了四百多万,设计得挺讲究——既避开了饮用水源,又留着原来的芦苇荡,野鸭子照常在这安家。开放头个月就来了两万多人,比庙会还热闹。
最让环保局老黄得意的是江豚又回来了。上个月有渔民拍到这稀罕物在河心翻跟头,视频在朋友圈转疯了。"这可比发论文管用多了。"老黄摸着下巴上熬夜熬出来的胡茬,想起五年前跟着检测船取水样时,捞上来的都是塑料袋和死鱼。现在水里能数出六十多种鱼,连对水质挑剔的鳜鱼都拖家带口搬回来了。
傍晚的河堤上,徐冀碰见带着孙子遛弯的老刘头。小娃娃举着风车在栈道上疯跑,老刘眯着眼看夕阳把河面染成金红色。"徐书记,你说这河咋就突然变好了呢?"老头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烟盒。徐冀接过烟没急着点,指了指远处正在收网的渔船:"您看那网眼没有?以前能捞上来的只有三指宽的鱼,现在连两指的都往外扔——这河啊,跟人一样,喘过气来就活明白了。"
本文旨在分享有趣的内容,无任何不良暗示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。
恒正网-正规股票配资-杠杆炒股官网-十倍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