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
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
近日,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推出修订升级的《刑法学讲义(第二版)》。这部入门级普法读物第一版于2020年8月问世,备受关注,口碑和销量不俗。该年底,他荣获“2020年度CCTV年度法治人物”称号。
为何选择在当下推出第二版?罗翔在该书前言中说明修订原因:一方面,2020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刑法修正案和司法解释;另一方面,采纳了读者提出的宝贵意见。
《刑法学讲义》新版
延续普法风格,借助“张三”以通俗幽默的方式解读刑法条文
新版较第一版增加100余页内容,主要包含三方面修订:一是新增《刑法修正案(十一)(十二)》等最新法律规定;二是补充重要法治案例和社会热点问题;三是完善了第一版遗漏的重要内容。
具体更新内容包括:修订了“青少年刑事责任年龄”“性同意标准”“寻衅滋事标准”等内容;增加了替考、薅羊毛、人脸识别、酒驾新司法解释、无差别杀人等章节和案例分析等;同时,针对社会关注的网络暴力、高空抛物罪、民企贪污贿赂罪等热点问题,增加了新的章节和案例分析。
修订版延续了罗翔特有的普法风格,通过“法外狂徒张三”等生动案例,以通俗幽默的方式解读刑法条文。罗翔在为新书录制的视频中表示,“新书根据我国刑法体系,从犯罪的定义、刑法的原则,再到具体罪名的刑期,都借助‘张三’的案件或者社会事件进行了通俗的介绍,不管有没有法律基础的朋友,也都能读懂。”
罗翔
普通人关注热点案件,是在回应内心深处的正义感
在初版前言中,罗翔曾表示,法律要追求公平和正义,刑法更是如此,如果没有对客观真理的持守,法律必然沦为一种工具,技术主义的法学思维就可以为任何结论提供精致的论证,同时也以所谓的专业意见拒绝民众一切的意见与质疑。
在第二版前言中,他指出,在利益导向的世界,很多人眼中只有利益,他们人生唯一的信条就是利益最大化,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”。人际交往的目的就在于寻找人脉。人被物化为资源。在这些人看来,法律不过只是保护利益的一种工具,与正义无关。
就此罗翔强调,法律并非纯粹利益权衡的工具,它追求公平和正义,满足人心深处对公义价值观的渴望,“我们学习法律不是为了钻法律漏洞,而是真正地认同法治的信念。作为普通人,我们关注热点案件、监督权力的行使,尊重规则与证据,都是在践行法治的理念,回应内心深处的正义感。”
(图片由果麦文化提供)
恒正网-正规股票配资-杠杆炒股官网-十倍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